身為一位資料專案經理,我在專案執行期間經常強調 Domain Know How(領域知識)在資料專案中的核心價值。它不僅是技術實現的基礎,更是確保專案合規、效率與業務價值的關鍵。以銀行業的反洗錢(Anti-Money Laundering, AML)專案為切入點,這類專案涉及資料管線開發與 Data Warehouse 建置及資料取用的方式,若缺乏對洗錢防制及銀行業對於合規及法遵的專業知識,專案容易失敗,甚至引發監管風險。讓我們一步步探討,為何 Domain Know How 如此不可或缺。
首先,洗錢防制的專業知識是專案成功的基石。AML 系統的核心包括 KYC(Know Your Customer,認識你的客戶)、交易監控與風險評估。洗錢行為往往偽裝成正常交易,例如大額現金存取、頻繁跨境轉帳或異常帳戶活動。專案經理需熟悉國際法規如 FATF(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)標準,以及本地如台灣《洗錢防制法》。這些知識幫助定義資料模型,例如標記高風險客戶(如政要或高淨值人士),並設定警報閾值。如果團隊忽略這些細節,資料管線可能無法偵測可疑模式,導致系統失效或罰款。
接續上文,在銀行資料處理與加工層面,Domain Know How 讓專案經理能精準引導團隊。客戶資料通常來自核心系統,包括身分驗證、職業背景與關聯關係,需透過 ETL(Extract, Transform, Load)流程清洗與整合,確保資料完整性與隱私合規。帳戶資料涵蓋開戶紀錄、餘額變動與凍結狀態,加工時需應用規則引擎篩選異常,例如連續小額轉帳可能隱藏層層洗錢意圖。
交易類型則更為複雜:現金交易需監控頻率與金額;電子轉帳涉及 SWIFT 碼與收款人分析;跨境交易需整合匯率資料與反制裁名單。這些加工不僅依賴技術,還需融入業務邏輯。專案經理若具備 Domain Know How,就能有效協調 IT、合規與業務部門,設計符合需求的資料產品。
在實務經驗中,我發現成功的 AML 專案往往從領域學習起步。透過和客戶協作,以頻繁的溝通頻率,讓資料工程師理解業務痛點,並在需求規格中將專業術語及一般銀行業慣用詞彙連結在一起。這不僅加速開發,還提升系統實用性。例如,透過近期承接的專案達成以下效益
總之,Domain Know How 如同一座橋樑,連結技術與業務。在 AML 等高合規資料專案中,它確保資料不僅是數字,而是防範風險的工具。專案經理應主動投資學習,否則專案將無法創造真實價值。鐵人賽系列將繼續探討更多資料專案管理心得,敬請期待!